“外国语文大家谈”第二讲 ——“译者行为研究的理论建构”成功举办

时间: 2024-04-24     浏览次数: 

423日下午,《外国语文》编辑部成功举办“外国语文大家谈”第二讲。本期讲座由《外国语文》主编董洪川教授主持,扬州大学周领顺教授主讲。本次活动以腾讯会议的形式开展,《外国语文》微信视频号同步直播(讲座回放可见视频号)。讲座吸引了众多从事翻译学、语言学、外国语言文学的专家与师生。西南大学文旭教授、四川外国语大学姜淑芹教授、山东大学王峰教授参与对谈,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》执行主编周长银教授,《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》副主编周和军教授等学者旁听并发言。本次活动腾讯会议参与人数约200人次,视频直播点击人数约1000人次。本次学术交流进一步促进了《外国语文》编辑部与作者以及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深入交流。

41e0255a51055216e7f7f6521b94322c5a679e12338caf6f701aca0f34153e

周教授以发表在《外国语文》2024年第一期的《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及其应用问题——答研究者(之三)》一文为基础,报告了译者行为研究关键词的确认、译者行为批评核心概念的细化和量化、互动关系研究方法的应用和效果以及研究领域的拓展等话题。周教授以创新思维为核心,将其贯穿于各个话题的讨论。

9574e6b6a4229564037d8f8074972ff131113582d4fd6720b6c390b8a9ce50

周教授展示了其译者行为研究的开拓视野,具体落实于内三层建设,即“译者行为批评”(理论建设)、“译者行为研究”(应用研究)和“译者行为评价”(理论建设和操作);外三层建设,即“译者研究”(人)、“行为研究”(过程)和“评价研究”(目标:批评);三大视域内涵建设,即“语言-文本视域”“行为-文本视域”“行为-社会视域”,以及“文本-行为-社会”三位一体在各个层次上的理论建设、应用实验和操作提升。最后,周教授展示了他从2019年全国首届译者行为研究论坛以来的研究成果和着力点,主线是:理论建设——理论验证——加强评价——扎根翻译实践,这是一条坚实的研究路线。

d17a67a502695523155d3e961be62b35c6aa8d9c79cd862dc0c1514a7f39f1

讲座结束后,与谈人同周领顺教授进行了讨论。交流主要围绕译者角色、翻译外研究发展路径、接受效果批评、视域融合发展、理论的可操作性以及跨范畴意识等内容展开。对谈既有理论关照,又有实践指导;既有概念归纳,又有学脉梳理;既有理论思辩,又有理论的应用效果检验。

  董洪川教授总结道,20世纪90年代起,中国学术话语存在普遍的失语现象,但周教授长期深耕译者行为批评研究,是中国学者自主创设的学术体系,是突破失语危机的良好尝试,具备相当的引领性和解释力。译者行为研究抓住了翻译研究的牛鼻子,精确阐发了主体实践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,拓展了翻译批评在心理、情绪、生活、环境等诸多方面对译者实践的影响。董教授高屋建瓴地指出,周教授提出来一个具有创新引领性,具有强大解释力的理论,这对中国翻译界来讲是一股清风,也是响应总书记号召、构建中国学派的一个具体实践,我相信这个理论,或者说提出这样一个理论体系的建构,对于我们更好地做好翻译研究,更好地把中国文化翻出去,把外国的先进文化翻进来,有非常强的指导作用。

  本次讲座是翻译研究方法论层面的进一步发散,为研究生与年轻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指引了方向;为研究、产出、发表与阅读外语学术共同体构建了交流平台;为中国翻译理论创新提供了实际的支持。

(文/张可人 张嫱)


学校地址: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

邮编:400031

版权所有@四川外国语大学 渝ICP备19004104号-1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177号